作者|#吳聰敏 #陳旭昇 #李怡庭 #陳南光
導讀
這是一本不知該如何定位的書,或許可以想成,這是來自四位經濟學家的碎碎念。我們嘗試以對談的形式,期待能夠以較輕鬆的方式討論嚴肅的議題。這個想法源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經出版的一本書:《村上春樹去見河合隼雄》。河合隼雄是日本京都大學名譽教授,臨床心理學者。書的內容記錄兩人的對話,談論日本社會的現象。
根據出版社的編輯意見,對話式的書籍在臺灣已經不受讀者歡迎,然而,我們倒是以為,這就是一本以文字呈現的podcast,我們聊自己的求學經歷,也聊自己的研究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們進一步廣泛地聊一聊總體與貨幣政策。《致富的特權》一書主要是在回顧臺灣總體與貨幣政策的過去,而這本書著眼於臺灣總體與貨幣政策的現在與未來。無論是經濟學研究上點點滴滴的心路歷程,還是對貨幣政策與制度看法上的自珍敝帚,我們希望對任何特定議題有興趣的讀者,都可以任選一個章節,任選一段對話,輕鬆地聽聽看我們怎麼看待這些議題。
本書的第一部分,是四位作者「從徐州路到羅斯福路的驚奇之旅」。臺大經濟系早期是位於徐州路的臺大法學院,後來在2014年搬遷到羅斯福路的臺大校總區。我們四人在臺大念書時,臺大經濟系仍位於徐州路,吳聰敏雖然就讀於校總區的電機系,但是也曾到徐州路校區的經濟系修課。因此,從徐州路到羅斯福路,是記錄我們從學生變成老師的驚奇之旅。
吳聰敏大學讀電機,碩士念企管,最後又取得經濟博士,他也是其他三位作者的老師。訪談中除了提到他曲折的求學歷程,令人目不暇給的課外活動,更重要的是,裡面提到他對於經濟學思考的反覆淬鍊,以及他在臺灣長期經濟成長研究上的一路探索。李怡庭從國貿領域轉到經濟,有幸在其學術生涯中見證貨幣搜尋理論的萌芽、成長與茁壯。在臺灣由於貨幣搜尋模型較為艱澀,不易被人所認識與理解,訪談中透過李怡庭的娓娓道來,雖然內容的難度不低,但是對於想要更深入認識貨幣理論的讀者來說,是絕對不容錯過的部分。
陳南光大學時代從政治系轉到經濟系,是臺灣少數專注在信貸議題以及房地產經濟的總體經濟學家。訪談中可以瞭解他在信貸與房市研究上的心路歷程,也為我們釐清許多房價議題與政策上的問題與誤解。陳旭昇,在從會計走向經濟的道路上,人生中多次示範何謂「計畫趕不上變化」。
事實上,值得注意的是,四位作者都是從非經濟領域轉換跑道至經濟學,根據我們的親身體驗,經濟學確實是有趣且值得學習的一門社會科學。它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面對經濟議題與政策,這也與我們第二部分的對談內容高度相關:當我們在討論總體與貨幣政策時,不斷強調的就是,該如何以科學的態度與方法,提升我們對總體經濟問題的瞭解,改善央行政策的決策品質。
我們在《致富的特權》一書中檢討了過去的貨幣政策與決策品質,相信很多人心中都會浮現的問題是,制度應該如何改變,才能改善當前的貨幣決策品質?因此,在第二部分的對談中,有一個核心議題就是,在不更動《中央銀行法》的情況下,央行可以調整,或是可以改變的東西是什麼?如果說可以更動《中央銀行法》的話,又有什麼是值得檢討與改進?臺灣央行應該如何做才能躋身現代化央行之林?
當然,對於什麼是一個好的中央銀行所應具備的特質,每一位經濟學家的看法未盡相同,但是以下的特質應該是大部分經濟學家目前對於現代央行特質的共識:獨立性(independence)、可究責性(accountability),以及透明度(transparency)。在對談中,作者也各自提出央行如何提高獨立性、可究責性,以及透明度的具體做法。此外,若干重要的議題,也在不同對談中進一步提及。例如說,在與吳聰敏的對談中,談到了在過去臺灣央行制度改變的誘因與契機,學術研究與公共政策的關係,物價指數在編制上的問題等。而李怡庭則是聊到了對於央行量化研究的期待,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應否考慮房價的爭論。房價是一種資產價格,波動幅度大,實務上不會被考慮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然而,房價確實也反映消費者在居住服務上的支出與成本,該如何把房價的資訊納入消費者物價指數,其優劣為何,在對談中,李怡庭根據歐洲央行的研究針對此議題有深入的解說。至於陳南光聊到央行貨幣政策的決策過程,還有臺灣目前把M2的年成長目標區間調整為M2成長率參考區間後,在缺乏配套下,沒有明確的名目定錨來當作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行為法則,使得央行所謂「彈性」的貨幣政策造成政策因隨性而前後矛盾的現象。此外,陳南光也提及到底該不該以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應該如何做才是妥適的做法。
無論如何,這本書希望能夠帶給讀者一個閱讀上的新體驗,且讓我們借用陳師孟老師在他的《總體經濟演義》中的一句話作為結尾:
現在,「芝麻,開門」!
2024年9月